激发活力 跨界跨区域探索仪器砝码业共享新模式 2018.06.15编者按 近年来,我国开始大力推进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工作,陆续出台了许多相关指导文件。在这项利好政策的引导下,不少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始摸索自己的一条仪器共享之路,有些已经纳入管理体系当中实现了跨单位、跨行业甚跨区域的“共享”模式,有些则自成体系。 打破行政区划 尝试跨区域“共享” 由于我国疆域面积广阔、人口众多,东西南北无论是地域风貌还是科技实力都有着较大的差别。即便是同为南方较发达区域,上海和周边城市相比,在科研实力方面依旧强劲得有些抢眼。不同于大部分地区靠行政划分共享范围,沪浙近期突破行政划分,跨区域达成了合作协议。上海将为浙江嘉兴企业技术产业发展提供科技资源,目前针对这一试点区域的主要方式是发放科技创新券。未来沪上780家高校、院所、第三方实验室等总价值过百亿元的大型科研仪器以及过20万项的检测检验服务,将陆续纳入嘉兴科技创新券补贴范围。这就像为上海地区丰富且饱和的科技资源一下子打开了闸门,使其能够*地输入到资源相对缺乏的嘉兴地区。两地跨行政区域的联动不仅降低了科研成本,还加强了科技成果的互相交流和合作。随着政策的推进,或许未来长江中下游地区将形成以上海为、向周边辐射的仪器共享局面。只要交通和通信顺畅,在跨省跨市区域内达成这一理想,也并非没有可能。 激发活力 跨界跨区域探索仪器砝码业共享新模式在路上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