砝码的不确定度测量怎么进行 众渊砝码—— 为您讲述 1 测量 1. 1 测量依据 JJG99-2006《砝码检定规程》 JJF1059-1999《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》 CNAS-GL02《能力验证结果的统计处理和能力评价指南》  1. 2 环境条件 温度常温, 相对湿度不大于80%。 1. 3 测量 E 2 等级砝码200g。 1. 4 被测对象 M 1 等级砝码, 测量范围200g 1. 5 测量过程 M 1 等级砝码的测量是采用单次称量法。 测量时先把砝码m s 放在 天平, 读取砝码值, 然后把砝码取下, 放上被测砝码m于天平, 读取被测砝码值。 可得到砝码与被测砝码之间差值。 将两次测得差值的算术 平均值加上E 2 砝码的质量值作为被测M 1 等级砝码的测量结果。 2 数据模型 m = m s +d 式中: m : 为M 1 等级砝码的质量值; m s : 为E 2 等级砝码的质量值; d: 为被测砝码与砝码的差值。 3 输入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3. 1 输入量m 的不确定度u(m) 的评定 输入量m 的不确定度采用B类方法进行评定。 根据JJG99-2006《砝码检定规程》 中给出的E 2 砝码200g的扩展不确 定度不大于0. 3mg, 包含因子k=3, 不确定度 估计 为1, 则自由度v ms =50。 3. 2 电子天平不确定度u(d) 的评定 3. 2. 1 电子天平测量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(d 1 ) 。 可以通过连续测量得到测量列, 采用A类方法进行评定。 以200g砝码为例, 本实验用量程为210g的天平, 在重复性条件下连续测量200g砝码1O次, 得到如下 测量列: 200. 0039g, 200. 0041 , 200. 0042g , 200. 0041g, 200. 0038g, 200. 0041g, 200. 0040g, 200. 0039g, 200. 0041g, 200. 0039g =200. 0040(g) 单次实验差为 =0. 040(mg) 用同砝码在不同时间, 在重复性条件下测量3组, 每组连续测量10次, 共 得到3组测量列, 每组测量分别按上述方法计算得到单次实验差如表1所示。 称量 (g) 200 200 200 实验差s j S 1 S 2 S 3 0. 040 0. 040 0. 040 合并样本差 为 =0. 040(mg) 实际情况下, 以两次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为测量结果, 则可得到 =0. 028(mg) 自由度 =3×(10-1) =27 3. 2. 2 电子天平分辨率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u(d 2 ) 对于标尺分度值d=0. 0001g的电子天平, 由于分辨率引起的不确定度是 估计 为1, 则自由度v d2 =50。 3. 2. 3电子天平灵敏度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u(d 3 ) 。 测200g砝码时, 可能添加1mg小砝码, 检定规程中给出其扩展不确定度不大 于0. 20mg, 包含因子k=3, 则 估计 为0. 10, 则自由度v d3 =50。 3. 2. 4对于偏载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u(d 4 ) 对于偏载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u(d 4 ) 在测量过程中的不确定度被 覆盖, 可以忽略。 3. 2. 5 测200g砝码的不确定度u(d) 的计算: 自由度: 3. 3 空气浮力引入的不确定度 ) ( ? m u 空气浮力引入的不确定度 ) ( ? m u 在等量测量的情况下, 这分量可以忽 略不计。 4 合成不确定度的评定 4. 1 灵敏系数 4. 2 不确定度汇总表 200mg砝码: 输入量的不确定度见表2。 不确定度 分量 u(x i ) 不确定度的来源 不确 定度(mg) 灵敏系数 自由度 u(m s ) 砝码 0. 1 1 50 u(d) 电子天平 0. 083 1 100 4. 3 合成不确定度的计算 输入量 与d彼此立不相关, 所以合成不确定度可按下式得到。 200g砝码: v eff =96(取有效自由度v eff 为100) 5 扩展不确定的评定 取置信概率P=95%, 按有效自由度数值, 查t分布表得到t值。 200g砝码: t p =t 95 (100) =1. 984 扩展不确定度U 95 为 U 95 =t 95 (100) · U c (m) =1. 984×0. 13=0. 26≈0. 3(mg) 6 测量不确定度的报告与表示 M 1 等级砝码质量值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为 200g砝码: U 95 =0. 3mg, v eff =100
众渊砝码————标准砝码 |